作者 | 柴旭晨
编辑 | 周智宇
苦熬了几年,蔚来和李斌终于等来翻盘的临界点。
8月12日,捷报又至。上市仅仅十天的乐道L90累计交付超4000台,蹿升至大型SUV周销量榜TOP2,超越理想L9与L8的总和。李斌终于尝到了爆款的甜头,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。从L90预售起,蔚来股价持续走高,单是在7月就大涨超40%。
销量冲高、股价飞涨,蔚来在舆论场的口碑迅速实现了反转。更重要的是,它让资本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蔚来长期坚持的战略路径。
在这场胜利之前,是漫长的战略投入期。累计超过800亿的投资,让公司的财务报表持续承压。备受争议的换电重资产模式,也一度引发了外界对其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。对于创始人李斌而言,证明这条路的压力不言而喻。
如今,市场风向正在变化。随着纯电汽车进入新的成熟阶段,消费者对补能效率和体验的需求日益凸显。在此背景下,蔚来前瞻性布局的换电网络,其价值开始集中释放,“护城河”效应已经显现。可以说,L90的成功,是蔚来用多年的战略耐心,终于等来了市场风口的回报。
但这仅仅是迈向可持续盈利的第一步。一个爆款验证了产品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,但如何将这份市场势能高效转化为稳健的财务表现,才是终极考验。
从战略布局到运营致胜的惊险一跃,蔚来正行至中途。
纯电拐点近期,蔚来上演了一场人才吸纳大戏。8月7日,蔚来用户运营负责人杨波在社媒透露,近一个月内,便有800位曾在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工作的销售人员加入了蔚来的销售体系。
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行业,人员的流向往往是市场格局变化的体现。蔚来一反年初的人员优化策略,转而大规模招聘,这被市场解读为对其后续(尤其是L90)销量抱有强烈信心的直接体现。
如今,L90正在大三排SUV车市掀起一场“纯电风暴”。乐道总裁沈斐直言,“喜欢乐道的朋友越来越多,现在缺人缺得厉害。”
冰面之下广信配资,行业拐点的到来,悄然改变着整个蔚来的命运。
过去两年,插混、增程式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主流,不少市场玩家纷纷加回“内燃机”来讨好消费者们。但今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,纯电车型的市场接受度与销量增速开始全面反转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1-7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中,增程12.1%的同比涨幅,远远低于纯电的35.2%与插混的25.2%。其中的7月分化情况更为明显,纯电销量同比增长24.5%,插混同比微跌0.1%,反观增程同比下滑10.4%。
从今年几款重磅产品来看,超快充+大电池+长续航成为了主流的风向。
例如爆款问界M8,在增程版上市以后迅速推出了纯电版;主打纯电的小鹏也全面崛起,月销逼近4万辆;智己则搬出与宁德时代合作的66度电池、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,带来超450公里的纯电续航;零跑旗下目前热销的多款SUV,销量构成基本都是纯电主攻、增程辅助,B10、B01这样售价下探至10万元左右的新车,甚至直接没有推出增程版本。
这背后关键在于充电桩、换电站的大规模普及,续航焦虑被大幅缓解。目前,全国充电桩已经逼近1400万根,其中私人充电桩约1000万根,公共充电桩也有400万根。
有了庞大的充电基建后,增程的竞争力开始逐渐消解。
“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个趋势,增程车把电池越做越大。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增程器的使用频率。原来一年还能使用五六次,现在可能一年才使用一两次。”李斌向华尔街见闻如是说道。
换而言之,纯电反击的机遇终于到了,L90吹响了这一号角。
蔚来内部人士向华尔街见闻透露,L90当前的火爆开始向外辐射,不仅带动了L60的热度,也提升了即将登台的L80的关注度。因此在市场看来,L90的发布给蔚来带来了业绩上利好,并且是长期性的。今年作为蔚来的产品大年,台下正摩拳擦掌的“增援部队”给了市场更丰富的想象空间。
李斌向华尔街见闻直言,“我们之所以仍旧非常笃定地走纯电路线,是因为我们在2023年就知道,坚持到2025年、2026年会造出什么样的车,到这个时间点会创造什么样的用户体验。”
苦熬了数年,蔚来终于到了厚积薄发的阶段。
拨云见日日益焦灼的车圈竞赛中,蔚来一直面临着业内议论。
过去的几年,蔚来的财报表现确实承压,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,蔚来累计亏损额超800亿元,已连续五年亏损,仅2024年全年净亏损便高达224.02亿元,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67.5亿元,同比扩大30.2%广信配资,这是其核心压力点。
“别家孩子都考上大学了,我们还在复读!”李斌在今年初的内部会议上急呼。
行业都知道蔚来舍得花钱,理想创始人李想曾描述,李斌的特点是想构建一个宏大的理念,并且通过企业运营去验证。在李斌的设想里,他要构建一种生活方式,期望通过这种以车为载体的生活方式形成持续盈利的能力。
因此,拥有最多充换电站、最早自研芯片、周边卖得最好、社区活动最丰富、第一个落地高速领航辅助驾驶、第一个发布手机的新势力……通过这一系列撒网布局,蔚来通过给用户带来情绪价值,维系着自己的高端定位。
但足够的情绪价值,从来不是凭空而来的,背后需要大量的金钱堆砌。李斌曾说 ,“先让大家卷一卷,我们最后来掀桌子”。然而,花了大价钱营造的情绪价值,不仅没能如期带来更多销量,反而让盈利进度一再延迟。
在今年强烈的市场温差下,一直“头铁”的李斌终于开始听劝。
“如果讲2019年的蔚来危机是靠外部帮助走出来的,这一次走出过去三年的低谷要靠自己的本事,靠自己的管理走出来,为自己造血,这也是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已经达成的共识”,李斌向华尔街见闻如是说道。
乐观派的李斌并非又向市场“画饼”。
蔚来已悄悄爬出谷底,1-7月,蔚来以13.5万辆的累计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。7月份,蔚来迎来第80万辆整车下线,其在高端纯电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;萤火虫品牌以12万级精品小车打开下沉市场,在7月份累计交付也突破万辆。
从短期来看,乐道开局良好、萤火虫破局、蔚来回稳确实令人振奋。但相比于今年集团的盈利目标,眼下这些改变只是开始。此时,蔚来距离扭亏目标,只剩下不到两个季度。
财报会上,李斌给出了盈利路线图:三大品牌总月销到5万辆以上;毛利率提升至17%-18%;销售管理费用率控制在10%左右;研发费用率维持6%-7%。
首先从销量层面来看,李斌向华尔街见闻透露,四季度内部预期是,乐道品牌能够到2.5万辆,萤火虫是3000-5000辆的水平。“还有重磅的车型没出来,还有渠道及很多方面布局逐步开始显现,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行。”李斌说道。
三大品牌规划重回正轨,不仅是车型,旗下的新技术像“新三大件”,芯片、智能操作系统、智能底盘、世界模型、NOMI technology等黑科技,今年也将快速落地交付,内部希望这些能成为销量的增长引擎。
反转开始今年上半年,李斌立下“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”的军令状。这一flag实现起来似乎并不容易,过去蔚来豪掷600多亿的研发赌注,在强显性价值需求的消费市场中,产出并不明显。
但走出“慢牛”,往往只需要一次胜利。
回溯来看,在MONA M03发布以前,小鹏市值一直处在低位,随着其内部的改革和MONA M03的爆红,小鹏彻底改头换面。新势力黑马零跑亦是如此,自去年C系列走入上行通道后,零跑开始销量狂飙,如今月销突破5万辆高点。
当前,蔚来汽车已拥有蔚来、乐道、萤火虫三个品牌,覆盖高中低市场,内部整合后三品牌协同逐渐打开销量增长空间。
1-7月,蔚来以13.5万辆的累计交付量创下历史新高,同比增幅达25.2%。其中,对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乐道品牌,L90成为蔚来冲击30万内家庭市场的关键产品。
摩根士丹利指出,L90月销破万可推动乐道品牌毛利率升至15%,与蔚来主品牌形成高端保利润、中端冲销量的循环,结合下半年的新车,有望贡献30%的销量增量。
下半年除L90之外,定位中大型5座SUV的乐道L80也将上市。据了解,L80填补L60与L90之间的价格空档,差异化瞄准家庭用户大五座刚需。并且,其与L90共享七成零部件,“套娃”策略一面能加速降本,也可快速丰富产品线。
要知道,在李斌对蔚来2025年的规划中,44万辆的销量,乐道要承担一半。如果乐道每款车型月销能实现1.5万辆,蔚来整体的月销量将有望突破5万。届时,蔚来将重新回到新势力牌桌的中心,复现小鹏、零跑的正循环。
预期已经拉满,整个蔚来也再次迎来了宝贵的冲高机会。不过,市场这份高期望能否最终落地,蔚来的执行力将是最大的考验。
“我们的执行力、运行效率一直是大家担心的,我们在这方面过去确实也没有交出足够好的成绩,蔚来今年要补的课也是要把这两方面提上去。”李斌向华尔街见闻指出,蔚来在动态市场中吸取了很多教训,如今是主打听劝、有错就改。
上半年,李斌在公司内部进行了组织改革,在品牌层面,乐道与萤火虫的研发、销售部门并入主品牌体系,合并后单店人力成本降低;在产品线方面,李斌推行“基本经营单元”机制,将员工薪酬与ROI强绑定,这些变化直接实现降本增效。
从狠抓ROI“让每一分钱投入都要听到回响”,到紧跟市场动向“听劝”纠偏,再到眼下纯电时代到来,L90趁势成为出圈爆款。蔚来的长期主义故事终于有了落点,而7月40%的市值增长或许只是个开始。接下来李斌和他的蔚来能否趁势而上,重现2019年之后数十倍的身价暴涨?
可以说,今年是蔚来的产品大年广信配资,喊了无数次的“收获季”终于要兑现了。拐点的曙光已经浮现,蔚来也正为脱胎换骨的关键一跃而蓄力。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